大程镇太和村“第一书记”袁继昌

袁继昌,男,汉族,出生于1962年5月,199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三原县城关镇人,先后从2017年4月驻村帮扶,从2019年4月至今担任三原县大程镇太和村第一书记。摆正第一书记在“四支队伍”中的位置关系,发挥第一书记职责,以贫困户全面稳定如期脱贫为最终目标,认真落实“两不愁、三保障”、“八个一批”等政策要求,有效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工作。

——大程镇太和村扶贫概况——

  • 太和村基本情况

太和村位于大程镇东部108关中环线以北,距三原县城20公里处,下辖8个村民小组,528 户2138 人,全村耕地面积2354.17亩,主导产业露天蔬菜种植和大棚蔬菜。党支部有中共党员53名。2014年以来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15户387人,其中已脱贫110户375人,未脱贫5户12人。有边缘户1户4人。

  • 太和村扶贫发展概况

集思广益,锁定推进。以“请进来”、“走出去”、多次召开村“两委会”、走访群众等方式,准确了解太和村现状和贫困户致贫原因,对症开方。帮助太和村优化村级发展计划,积极协调、争取惠民项目,来改善村级基础设施建设;针对太和村贫困户致贫情况,明晰了全面稳定如期脱贫思路,细化出阶段具体任务,有序助力扶贫脱贫。锁定全面稳定脱贫目标任务,召开了脱贫研判工作会,逐户强化帮扶工作措施,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脱贫任务。

传递温暖,凝聚合力。组织开展了“一补两查三送”(建档立卡户基础信息补正,“两不愁、三保障”大排查、存在问题大排查,送温暖、送政策、送技术)活动,取得了实效。定期深入贫困户了解贫困户入冬取暖、生产生活、夏季防暑等需求,及时进行人文关怀和帮助。在春节、端午节前夕,先后争取18000余元慰问贫困户,为贫困户送去米、油等食品,传递了党的温暖,让贫困户过好节日,增强信心,早日脱贫奔小康。协调市场综合执法大队拨付扶贫资金7万余元,支持太和村发展。

全面排查,梳理问题。根据“三排查三清零”工作的要求,组织帮扶干部对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在“两不愁”、“三保障”及安全饮水、“八个一批”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形成“一手资料”。细致完善扶贫工作资料,详实登记村、贫困户问题信息,建立问题台账。召开“四支队伍”精准扶贫“小程序”录入信息工作会,对录入程序和细节进行说明,确保每一户贫困户的信息在“小程序”上规范录入,圆满完成了115户贫困户信息录入。以“五查十八看”为抓手,对脱贫攻坚三排查三清零进行“回头看”,精细梳理工作盲点和不足,积极正视,弥补“短板”。

直面问题,整改销号。坚持“边查边改”的工作导向,结合排查发现的问题、“八个一批”部门反馈的问题,迎难而上,逐一对标逐项销号。积极配合村上做好做好2017年—2020年历次问题整改“回头看”,决不回避问题,客观认领,立行立改。认真对标“三排查三清零”问题清单,积极配合村上做好在贫困户危房、安全饮水、通户路、卫生室入住、互助资金协会等方面存在问题的整改,目前各项硬件问题已清零到位。

文明引导,加快进程。以“乡村振兴”为契机,开展环境卫生整治,组织帮扶干部进行环境卫生检查,提高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增强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改善了村容村貌。为太和村装饰文化广场,从家庭和睦互相礼让、情趣高雅文明向上、遵纪守法事业兴旺、乡村振兴等12个版块筑起了一道道文化墙,有力展现出“孝道”文化要义,提升了精神文明素养。组织召开了“好媳妇”、好公婆、好儿女”表彰大会,树正文明典型,释放引领效力,推动了太和村在“乡风文明”的征程上阔步前行。积极发挥《村规民约》引导力,规范村民日常行为,增强村民文明意识,有力加快了太和村文明化进程。

党建助力,扶贫扶志。与太和村党支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进一步规范了党组织生活,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作用,以党建助力脱贫。先后开展了“凝聚战斗力量,做好疫情防控”、“聚焦重心任务,统筹推进工作”、“提升政治意识,做好各项工作”等“主题党日+”活动,提振了党员们“精气神”,党员们带动贫困户树立自力更生的思想,以诚实劳动来脱贫致富,共奔小康。

强抓产业,力促发展。进一步壮强村集体经济,增加集体收入,积蓄发展后劲,达到强基固本,造福群众。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引导群众发展大棚蔬菜,鼓励有技能的人员创业、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拓宽群众收入渠道,提升群众收入水平。以乡村振兴为平台,利用各项惠民政策,帮助村上硬化背街小巷道路2.7公里、修建排水渠1000米、完善体育器材等基础设施,利于群众生产生活、出行健身。

驻村以来,袁继昌及工作队集思广益,帮助太和村优化村级发展计划,积极协调、争取惠民项目,细化出阶段性扶贫措施,锁定脱贫目标任务,经过短短几年努力,太和村村民生活方方面面得到大幅提高,村貌焕然一新,呈现一片繁荣景象。

——太和村·工作队

超拼网丨第一书记丨编辑:沐云白


   扫码下载超拼网APP体验丨扶贫助农我们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