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功镇葫芦沟村“第一书记”景仙

景仙,女,中共党员,1988年1月出生,宝鸡市陈仓区社会经济调查队科员, 2018年3月下派到陈仓区县功镇葫芦沟村任驻村工作队队员,2019年5月转任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

——县功镇葫芦沟村扶贫概况——

  • 葫芦沟村基本情况

县功镇葫芦沟村位于镇政府以南宝平路5公里处,全村有10个村民小组,506户1986人,耕地3410亩。主要收入来源以 种养殖业、劳务输出、车辆运输 为主。

本村是贫困村。2018年脱贫退出。2014年以来共有建档立卡户172户659人,历年已脱贫167户649人,贫困发生率为0.5 %。

四支队伍人员共10名。其中:葫芦沟驻村干部3名(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1名),统计局驻村队员1名,陈仓总工会驻村队员1名。县功镇葫芦沟村包村干部1名,村两委干部6名。村共有党员60名。

  • 葫芦沟村产业发展概况

根据扶贫工作统一的安排部署,按照“总体规划、科学发展、分步实施、逐年提升”的思路,改造传统产业,建设特色产业,促进农民致富。全村大力提倡发展养殖业与种植业。发展花椒300余亩、中药材150余亩、核桃400余亩、养猪550头左右、中华蜂11箱。通过贫困户发展种养殖产业项目,可促进贫困户增收,提高家庭经济收入,实现稳定增收,达到巩固脱贫的效果。

本村建有1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总投资50万元,建成光伏发电站,预计年收益3万元。2016年以来使用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行业扶贫资金298.8万元12个项目,已形成经营性扶贫资产3个、公益性扶贫资产9个。目前资产确权登记12个。

  •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

1、调查研究 理清思路

从驻村的第一天起,我把熟悉情况,摸清家底,作为开展工作的第一步,登门入户走访、摸实情、与村民拉家常、交朋友、听群众说真话、实话、甚至是气话恼话、为尽快取得党员群众信任理解和支持。我走村串户详细了解葫芦沟村的自然环境、组织建设、经济发展、脱贫攻坚、计划生育等方方面面的情况,并在此基础上理清自己作为第一书记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发展葫芦沟村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强化班子建设、基础建设、民生建设,有效实施结对帮扶工作,帮助贫困户脱贫。

2、统一思想 规范工作

经常和村干部一起讨论脱贫攻坚发展难题,确定发展目标,以先急后缓的原则干成了几件实事,赢得了群众的信任,激发村民脱贫致富的热情。作为第一书记,我要正确处理指导与领导的关系,解决好了“处得好”的问题,真正做到尽责不越位,倾力办实事。我注重加强制度建设,指导健全了村里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党员的教育管理,完善村两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推进村务党务公开,使村各项工作进展迅速。

3、抓党建 促脱贫 谋发展

基层党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得到贯彻落实的领导核心,各种组织的领导核心、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团结带领老百姓建设美好生活的领导核心。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关键是要坚持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不动摇,激发干部群众精气神,为农村改革发展增添动力。为了加强葫芦沟村党支部班子自身建设以及党员教育,我们每月定期组织各种学习活动,采取统一学习,集中学习、自学、送教上门等多种形式,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及党章党规,强化理论教育,提升党员素质。

4、倾情奉献,扶贫济困

对于农民群众来说,喊十句口号,不如做一件实事。在为群众办实事上,不能轻易承诺,而一旦作出了承诺,就必须要实现。

两年多来,我始终情为民系,利为民谋,把为民办实事作为驻村工作的重中之重。

1.2019年饮水项目建设。协助村委会,投资46万元,更换输水管道4.5km,新修蓄水池一座。

2、2019年交通项目建设。协调投资 20 万元,新建便民桥1座(长56米,宽2.5米)。

3、2020年产业路项目建设。协调投资20万元,新建九组产业路两公里,解决九组群众生产条件。


4、大力发展特色主导产业。2020年产业直补到户项目涉及67户,共补助扶贫资金6.269万元(其中巩固提升1.802万元,生产发展4.467万元)。

5、联系区统计局每年为爱心超市捐赠物资若干元;为72户贫困户购买人身意外保险七千余元;在各种节日期间协助单位为贫困户购买慰问品若干元;在单位发起爱心募捐活动,为葫芦沟村身患癌症的村民王会明募集爱心捐款若干元;配合协助单位做好每月一次的大走访活动,及时了解贫困户生产生活情况。

我能做到的就是用心响应党的方针政策,关注村民的生产生活。深入百姓家中对困难户、老人进行摸底,发放补助资金,用心为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群众利益无小事,对村民反映的问题和要求,不论事情大小,只要政策允许,都尽心尽责地去解决。用真心、真情、实干的工作激情,抒写一个共产党员的人生诗篇。不负青春、不负芳华,不辱使命!

——葫芦沟村·驻村工作队

超拼网丨第一书记丨编辑:沐云白


   扫码下载超拼网APP体验丨扶贫助农我们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