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沙镇西一村“第一书记”彭明江
彭明江,男,中共党员,1975年2月生,河南息县人,宝鸡市残疾人联合会干部。2015年7月至今派驻陈仓区赤沙镇西一村任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队长。
扶贫事迹先后在农村网、城市经济导报及宝鸡日报刊登,多次被表彰为驻村工作先进个人,先后四年荣获“市级优秀公务员”。2018年被评为市直机关“优秀党员”,宝鸡市残疾人联合会获市级驻村帮扶先进单位。
——赤沙镇西一村扶贫概况——
西一村基本情况
西一村村委会位于赤沙镇街道,为汉回合居建档立卡贫困村,下辖7个村民小组,现有村民519户2008人。其中回族31户128人,党员65人,持证残疾人68人,五保户4户5人,低保户20户48人。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11户800人,其中精准建档立卡贫困户116户430人。全村耕地3513亩,林地5358亩,花椒种植为全村主打产业,土蜂、土猪、土鸡等远近闻名,益利、志诚、鑫瑞等花椒合作社,形成赤沙乃至西部山区花椒产销集散地,带动全村贫困户及少数民族产业发展和增收脱贫。
五年多来,累计争取各类扶贫资金700余万元,大力推进产业脱贫计划,持续改善基础设施,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多措并举助推西一村脱贫攻坚工作,总体成效显著。2018年底整村脱贫退出贫困村。目前,未脱贫贫困户7户10人,贫困发生率降为0.5%。
帮扶成效及做法
认真贯彻落实习大大关于脱贫攻坚工作重要论述和来陕视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积极落实各级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目标要求,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主导,以基础设施改善为重点,以群众增收为目标,以基层组织建设为核心,多渠道帮扶,精准靶向老、弱、病、残等贫困人群,全面高质量完成各项脱贫攻坚任务。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持续增加村民收入。要脱贫必须发展产业。西一村多山地,土壤湿度大,偏碱性,适宜发展花椒种植产业。通过免费为村民发放花椒苗,更换花椒新品种,聘请市、区农林专家教授进行花椒等经济作物种植培训,并现场进行面对面的指导,从2016年起实现了花椒种植年收入连续增长近1000元,2018年张有峰、李武全等种植大户收入达到20万元,三个组村民人均花椒收入超过1万元,形成了独特的花椒经济模式。为持续推进花椒种植产业,积极申请政府产业发展和退耕还林补贴政策,逐年新增花椒种植面积,累积超过3000余亩。
2020年,在西一村新建赤沙花椒冷藏库,依托益利花椒合作社进行花椒深加工和管理,打造西部山区花椒储藏加工和交易基地,有力促进了特色产业发展。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升全村形象。
脱贫要从村上基础设施建设抓起。2015年协调争取省市扶贫资金26万元,新修道路1080米,村组间道路全部水泥硬化。实施人畜饮水改造工程,饮用水管道通到每家每户,极大方便了村民生产生活。2016年争取扶贫资金40余万元,修建产业路4公里,建成文物陈列室3间。
购置康复、文化体育健身和娱乐器材,建成800余平米为民服务和文体健身娱乐中心。2017年争取各级扶贫资金80余万元,硬化路面1.5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50余盏,建成420余亩市级花椒产业示范园。
2018年争取扶贫资金230万元,新修平板桥1座,新修硬化民族产业路2.5公里,50千瓦光伏太阳能发电站2座,人畜饮水蓄水池2个。
2019年争取扶贫资金220万元,修建便民桥1座,加强水源地保护,改造饮水管网,新修蓄水池2个,铺设管道近10公里,极大地改善了人畜饮水质量。
2020年争取扶贫项目资金34万元,安装太阳能景观照明灯50盏,对主街道实施硬化亮化。现在,各级领导到村调研都欣喜地说:“西一村这几年一年一个样,每次来都有新变化,工作很有成效。”
发挥作用创新思路,多措并举精细帮扶。
帮是基础,扶才是关键。加强扶贫政策和业务知识学习,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和自身特长,主动配合村上,扎实做好扶贫信息录入和发展规划制定及材料上报等工作,千方百计想点子,强化协作补短板,不断总结提升,2019年的“问题整改”及“三比一提升”工作在市、区推广,市、区相关部门和单位及镇村多次来村上观摩学习。着力做好防返贫工作,大力发展特色经济,2020年全村新增花椒种植50亩,柴胡种植50亩,土蜂养殖200箱,土鸡养殖500只,土猪养殖30头。
积极鼓励村民临时外出务工,增加就业技能和家庭收入。协调市残疾人飞翔艺术团、秦腔演唱团和阳光合唱团,每年举办文化演出1-2场次,宣传党的富民政策及残疾人政策,进一步活跃了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坚定了脱贫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
凝心聚力接续包抓,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每年邀请市级包抓领导、相关部门和单位召开全村扶贫工作座谈会及推进进会,定期分析研判西一村脱贫攻坚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和驻村干部队伍建设,扎实开展遍访,及时救助解困,把驻村包抓工作接续抓实抓到位。
每年利用春节和全国扶贫日,对残疾人和特困户进行走访,送去慰问金和米、面、油等物品。
立足残联本职,争取专项资金50余万元,为全村残疾人适配轮椅、拐杖、助听器等100余件,方便了他们的生活,提高了其生活质量。
联系社会爱心组织和个人,进行了7个批次的爱心捐献走访活动,为贫困户捐赠慰问金和各类物资近20万元。
协调省、市残联“人工耳蜗植入术”项目资金30余万元,帮助康美琪改善听力,正常学习成长。村民何焕成夫妇驾驶自家农用三轮车出现事故当场身亡,在尽力争取各级优扶政策的同时,市残联拿出专项慰问金2000元,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为解决部分贫困户采摘花椒难问题,每年都组织市残联机关和科室人员,到村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帮助贫困户采摘花椒,让残联党员干部深入扶贫一线实际体验扶贫的艰辛和脱贫的不易,共同努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驻村以来,他始终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长各项职责,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团结带领驻村工作队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克服种种困难,使西一村脱贫攻坚及其它各项工作走在区镇前列,实现整村脱贫,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打下坚实基础。
——西一村·工作队
超拼网丨第一书记丨编辑:沐云白
扫码下载超拼网APP体验丨扶贫助农我们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