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让人很不理解的现象,然而却真真实实地发生了。
偌大的京城,自行车一车难求。入门车5000元,10万元的说不上贵。貌似当下流行的自行车再也不是几百元,家家户户有一辆的普通货色。据说市面上有的生产厂家的订单已经排到了明年。今日,价值16.5万元的爱马仕一上架就被抢光,据统计,自行车品类销售增长迅猛,按照成交额统计,公路车同比增长120%,城市自行车同比增长90%,山地车同比增长70%,折叠车同比增长60%,穿戴装备同比增长100%,骑行服同比增长163%,自行车配件同比增长90%。
开BBA很普通,有爱马仕牌的自行车,才叫时尚
为数不少的骑行爱好者愿意为自己的爱好和骑行时感受风驰电掣的感觉“下血本”。据了解,最热门的公路车的价格主要分布在1万元以上,车型销售占比达10%,而传统山地车最热门的价格区间在1000-2000元,折叠车、城市自行车的主销价格段在500-1000左右。据京东新百货数据显示,喜德盛、永久、凤凰、吉普、大行、美利达、飞鸽、洛克兄弟、崔克是目前销售额TOP10的骑行品牌,备受骑行达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一方面,骑行可以健身,强身健体,比起开车,环保低碳,低调奢华上档次,另一方面,在疫情动不动隔离封闭的情况下,融入自然,舒展身心,也成为一种率性的刚需。比如泡吧,喝酒,宅家,骑行阳光而又美好。
从另一个层面讲,当你看到别的骑友一个手指头挑起一辆自行车的时候,你心里的那根弦也被撩拨了起来:这是什么黑科技,不行,必须拥有,别人有的,我也不能少。这个时候,自行车的成本排在了其次,面子,别人看自己的满足和荣耀,立马排在了前面。你5000,我有1万的,那位更绝,直接来个15万,妙不妙,美好不美好?
骑行真的不错,除了刮风下雨,夏天热死,冬天冻死之外,貌似也没有什么
运动本身没有错。几百块的自行车照样跑的风生水起,跑步的人凭借着自己的双腿,照样锻炼的身体倍儿棒,孩子们什么都不要,每天玩的不亦乐乎,中医大夫们说,这样好,健脾,吃饭好。当然,骑行爱好者就是不喜欢跑步跳绳,就要个道具,那也无可厚非,辛辛苦苦上班赚钱,不就为了享乐生活,健康身体是这一切的前提,比起抽烟喝酒烫头高消费,古董文玩收藏,这也好太多了,不就几十万嘛,分分钟就回来了,谁还不给自己点犒赏。
有人说:有些事,现在不做,就一辈子也不会做了
“有些事,现在不做,就一辈子也不会做了。”大学即将毕业的明相,只身一人骑上脚踏车,逆着季风的方向,开始了一次环岛旅行。骑行了7天,阿明到达了终点。这里,将是他人生下一段旅程的起点。
这个故事,来自台湾地区的电影《练习曲》,又名《单车环岛日志》。
在小红书上搜索“骑行”,百万条笔记涵盖了从装备到路线再到穿搭的所有内容,与骑行有关的一切皆是话题。小红书还举办了“骑行一夏”的骑行季活动。微博上,“骑行这股风都刮动了谁”、“如何看待骑行热盛行”等围绕“骑行热”的话题屡屡登上热搜榜,年轻人在其中踊跃发言。
爱上骑行,获益的是骑行者本人,收获了健康与快乐;但露出笑容的,除了自行车品牌及周边产品的销售,还有企业或机构,试图从中掘金。
有人说当前的‘骑行热’将会保持下去。从骑行理念上看,不同于几年前大家只把自行车当作交通工具,当下人们已经将自行车骑行当成一种生活方式,这会给骑行行业带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骑行热是好事,值得鼓励推荐,健康绿色低碳最重要,装备要好,可以愉悦身心,让骑行更酣畅,然而攀比却未必,你五千,他十万,再来一个几十万,其实,适合自己就好。毕竟,健康是买不来的,买来的,只是装备,当它为你服务的时候,它物有所值,一旦躲在角落里,就一文不名了。